4月28日,“天花板”级别会议召开,重提房地产行业:
(资料图)
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、不是用来炒的定位,因城施策,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做好保交楼、保民生、保稳定工作,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,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。
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,和“平急两用”公共基础设施建设。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。
浅解读一下,仍是“稳”字当头
此次会议提到房地产行业的部分,有一个比较新的说法:“推动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”以及“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”这两点。
第一,推动新模式,意味着此前数年推行的模式正在被淘汰。
第二,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,意味着,三四线城市机会不大了,在省会工作的新青年们,买不起一线也别再惦记着回老家买房了。
所以,整体来说,释放了什么信号呢?
不能依赖房地产,但不能没有房地产,无论是哪一种形式,终究是一个支柱产业。对于普通人来说,房子能买,买哪里是关键。
回归沈阳,有些房子要谨慎入手了
行业定调维稳,市场稳中有升,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,是否就能闭眼买了?“沈五条”政策给到公寓,能不能跟风上车呢?
当然不是,当下阶段,公寓、远郊、主城老破小等,仍是要慎重选择的产品。
1、公寓
前段时间,“沈五条”提到“对购买公寓类非住宅,但实际用于居住且为首套刚需的,水电气暖收费价格参照住宅标准执行”。
但实际上,现阶段,无论是投资还是自住,绝大部分公寓的未来流动性都会比较差,只适合有“长期持有”预期的买家。
当然,这里的投资,指的是,“长期收租赚取租金收益”,而不是“倒买倒卖赚取差价”。
而对于自住来说,有些是年轻人因为预算有限想先买一个小公寓来过渡居住;还有些是改善人群想买商业属性的大平层或者商墅来自住。
虽然都是出于自住目的,但也要有“增值能力弱,流动性不强”的心理预期。
2、远郊板块
此前“闭眼买”的阶段,远郊板块凭借低价和规划潜力,收获很多人气,随着时间的推移,有些远郊板块因为产业还没跟上,那些外表光鲜的楼盘实际上正大量空置,而当地的自住需求不足,也就导致现在有大量的二手房价格腰斩也难以出手。
所以说,房价底部摩擦的当下,远郊板块还是更适合那些地缘性自住人群,以及对周边配套需求较低的外来退休自住人群。
这里要说一句,如果你真的对远郊板块有需求,建议可以看看次新二手房,比新房要划算的多。
3、老破小
很多业内认为,老破小不能碰,个人觉得,也没那么“邪乎”。买老破小的购房者,大概有三类:
一种是,预算有限的自住人群,图的是老破小的便宜和生活便利。但居住品质也相对较低,同时虽然买得便宜,但未来要卖的时候也不会有多大增值。建议选择一些已经加装了电梯,最好还翻新过外立面的房子。
一种是,孩子有上学需求的家庭,图的是老破小的优质学区。这种一定要是自家孩子有上学需求才买,不要单纯为了投资学区房而买老破小。
一种是,赌拆迁的投机人群,图的是政策的春风。可是,当下沈阳城市化进程已超过70%,拆迁的机会相比10年前少了很多,对于这种投机的想法,只能说“祝你好远”吧。
关键词: